论文排版格式
论文页面设计
纸型:A4
上、下边距:4.35厘米
左、右边距:3.25厘米
即一共38行,每行39个汉字
文内不要页码
论文内容格式
标题:三号黑体、加粗(标题前加前空三号空行一行)
作者姓名:小四号宋体
作者工作单位及通讯地址:五号宋体
作者电子邮件地址:五号Times New Roman
摘要:小五号宋体,“摘要” 2字为小五号黑体、加粗
关键词:小五号宋体,“关键词” 3字为小五号黑体、加粗
英文标题:三号Times New Roman、加粗
英文作者姓名:小四号Times New Roman
英文作者工作单位及通讯地址:五号Times New Roman
英文摘要:小五号Times New Roman,其中 “Abstract” 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、加粗
英文关键词:小五号Times New Roman,其中 “Key words” 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、加粗
正文:中文为五号宋体,英文、数字为五号Times New Roman。文中如有图表,请给图和表分别编号(图1、图2等;表1、表2等),图的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方,表的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方,图表编号及名称的字体为小五号、加粗。行文中文献引用采用下列格式:张普(2006)……,括注采用下列格式:……(张普,2006)。
文内标题: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、加粗,前空五号空行一行;二级标题用五号黑体、加粗,前后无需空行;如有三级标题同正文。
参考文献:五号宋体,“参考文献” 4字为小四号黑体、加粗。参考文献顺序为外文在先,中文在后,外文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,中文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。
注:五号字体即10.5号,小四号即12号,三号即16号
参考文献体例
期刊:[序号]作者.题名[J].刊名,出版年,卷(期):起-止页码
专著:[序号]作者.书名[M].版本(第1版不著录).出版地:出版社,出版年:起-止页码
论文集:[序号]作者.题名[C].编者.论文集名.出版地:出版社,出版年:起-止页码
学位论文:[序号]作者.题名[D].保存地点:保存单位,年份
网络电子文献:[序号]主要责任者.电子文献题名[EB/OL].(发布时间)[引用时间].网址
注:参考文献目录中的句号均用实心的 “.” ,而不用空心的圈 “。”
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标识:专著[M],期刊文章[J],论文集[C],论文集或专著析出的文章[A],报纸文章[N],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[D],尚未出版之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[R],标准[S],专利[P],出处不明的文献[Z],数据库[DB],计算机程序[CP],电子公告[EB]。
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:磁带[MT],磁盘[DK],光盘[CD],联机网络[OL]。
电子文献请以[文献类型标识/载体类型标识]的形式标注,如[J/OL] 表示网上期刊文章,[C/OL]表示网上析出文献, [EB/OL] 表示电子公告。中文文献在前,外文文献在后,连续编号,序号为“[1]、[2]、[3]……”。中文文献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,外文文献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。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。网上下载的文献应注明相关网页的网址。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,换行时空两格。中文文献五号宋体。外文文献用正体且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,外文书名和期刊名用斜体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均大写,五号Times New Roman。
论文样张
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发展模式初探
刘文娟
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学院 100083
liuwj@blcu.edu.cn
摘要:现代远程教育能够使得……。
关键词:教育;模式;现代远程教育
Elementary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de Facing 21 Century
Liu Wenjuan
Chinese College,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, 100083
Abstract: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can make….
Key words: education; mode;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
0 引言
Internet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雏形,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罗军锋等(2014)认为……
1 现状综述
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发展模式……
1.1 终身化
终身化体现于……
1.2 大众化
大众化体现于……
1.3 多元化
多元化体现于……
1.3.1 ……
1.4 个性化
个性化体现于……
2 未来发展趋势
3 存在的问题
4 总结
参考文献格式示例
中文参考文献请依照下列格式标注(请留意各项之间所使用的标点均为全角):
著作
[1] 刘珣.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[M].北京: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,2000:135-137.
期刊
[2] 崔希亮.汉语国际教育“三教”问题的核心与基础[J].世界汉语教学,2010(1):73-81.
论文集(整本引用)
[3] 李晓琪,徐娟,李炜主编.数字化国际中文教育(2022)[C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2.
析出文献
[4] 李泉.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[A].赵金铭主编.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——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[C].北京: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,2003:388-401.
学位论文
[5] 林美淑.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[D].山东: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2005.
标准文本
[6]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,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.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( GF0025—2021)[S]. 北京:北京 语言大学出版社,2021.
报纸文章
[7] 张健. 文化出版“走出去”:汉语教学教材先行一步[N].中国社会科学报,2012-09-07(10).
电子文献
[8]王明亮.关于中国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[EB/OL].(1998-08-16)[1998-10-04].http: //www.cajcd.edu.cn/ pub/wml.txt/98081-2.html.
外文参考文献请依照下列格式标注(请留意各项之间所使用的标点均为半角,使用空格分词):
著作
[9] SEARLE J. Speech Acts[M]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1975.
期刊
[10] COLLINS A M & LOFTUS E F. 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[J].Psychological Review , 1975(82.4): 407-428.
论文集
[11] HOPPER P. Tense and Aspect: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[C]. Amsterdam: John Ben –jamin Company.1984: 120-125.
析出文献
[12]GRICE H P. Logic and conversation[A]. Syntax and Semantics: Speech Acts[C]. Ed. Peter Cole. New York: Academic Press, 1975: 41-58.(注意论文集书名用斜体。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可缺省)